2)第二十章:讨论_从1984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成发明之后的量产问题。

  对于曾玉平来说,他作为计算机系副主任,他的任务和成绩主要在于汉卡的发明。

  完成发明之后的生产问题,他没必要关注。

  毕竟建企业,搞生产,这不是他一个高校里面的“官”该管的。

  搞生产,搞创收,难度大,还可能涉及经济问题,何必冒险呢?

  姚小聂:“关于汉卡的生产问题分两块。第一块是EPROM,进口EPROM之后,我们可以自己将驱动程序、运行程序、字库录入进去。第二块就是电路板,我们没法自己搞设备搞厂房来进行生产,只能找代工。”

  曾玉平:“那么代工的问题怎么解决?”

  姚小聂:“国内目前能做电子电路板代工的部门都在京城,而且原本都是国营军工厂,给他们做代工的话,良品率估计达不到70%,这会坑死我们。”

  曾玉平:“那国内是没法生产了?”

  姚小聂:“香江可以。香江的电子代工厂技术水平世界一流,良品率能达到98%以上。”

  1984年的香江可不是日后那个被房地产金融绑架的香江。

  香江起家靠的是轻工制造业。

  目前香江正处于依靠轻工制造业完成积累,开始向发达经济体迈进的过程。

  要成为发达经济体,香江就必须完成产业转型,将劳动密集型的轻工制造业升级为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

  这个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电子工业。

  所以目前香江的电子代工业很强。

  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路径基本相似,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转向以电子工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跻身发达经济体。

  进入21世纪,棒子、弯弯、坡坡的电子工业都发展迅猛,在世界电子产业分工链条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星、台积电等等,都是该经济体的产业支柱……

  可惜香江的电子工业在80年代末掉队了,从此香江的发展路径与三小龙分野。

  根本原因在于香江背靠大陆,通过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再辅以转口贸易,赚钱不要太轻松,所以香江躺着也能吃饱,失去进行产业升级的动力。

  泡沫当不了饭吃。

  产业才是命脉!

  产业才是命脉!

  产业才是命脉!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曾玉平:“去香江代工?这……可行吗?”

  姚小聂:“在香江找代工的成本并不比去京城高,香江电子代工产业成熟,生产效率高,再计算上良品率,可能还比京城代工便宜。”

  曾玉平:“但是外汇,进出口批文,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姚小聂:“其实就是找路子的问题,找到对的路子,这些问题都能解决。我记得,杨老师有亲戚在香江。”

  杨若儿愣住。

  怎么又扯上我了?

  杨若儿:“我……小姨在香江。”

  曾玉平拍脑袋:“我想起来,你小姨和你母亲一样是战士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嫁到香江去了。”

  姚小聂:“嗯。而且嫁的是个富商,所以这个路子的问题,找杨老师的小姨都可以解决。”

  曾玉平连连点头:“太好了。看来这个事情亟需杨老师的协助。”

  杨若儿一脸懵。

  继老爹之后,小姨也给坑进来了?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