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七章 议和_姑娘今生不行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元瞻从西郊大营带了三万人马出发往幽州去。

  然而出发不过十日,突厥的议和书就送到了晋和帝的御案上。

  议和书是先送至幽州,由幽州府衙八百里加急送至盛京,呈送御前的。

  而突厥的议和使团也已经动身启程,怕不日便会抵达京师。

  晋和帝御极之初,诸王异动,那个时候突厥就不安分,内忧外患,腹背受敌,他在位这么多年,突厥一直都是心腹大患。

  而且突厥不似南苑。

  兵强马壮,又本就是马背上的民族,彪悍异常。

  如果不是大邺兵马富足,怕突厥早就起兵了。

  就连当初南苑叛乱那会儿,如果不是姜元瞻在短短数月之间平定战乱,后果一样不堪设想。

  突厥显然没有打算与大邺两败俱伤。

  所以现在派了议和使团进京。

  因为南苑这个最好的盟友没了。

  安插在朝廷里的内奸眼线也被拔除了。

  之后若是再要贸然用兵,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讨到好处。

  况且姜元瞻又是正值年轻时候,有一腔热血,用兵又奇,总能打人个出其不意。

  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两败俱伤了。

  实在犯不上。

  众人站在福宁殿中,如今要商量着的,是两件事。

  一是姜元瞻要不要回来。

  二则是……

  晋和帝拢着指尖,落在眉心,揉了两把:“议和书写的很明白,突厥那个公主——”

  突厥送了公主一起进京,说是议和,无非是送公主来联姻的。

  十八岁的突厥女孩儿,不知道性情,不晓得品行。

  是个烫手山芋。

  而且大邺与突厥针锋相对了几十年,议和固然是好事儿,至少对百姓都好,往后辽东边境也不用再怕突厥人骚扰,就算没有姜家人镇守辽东也无妨。

  可对于朝廷来说,这个突厥公主怎么安置呢?

  “突厥大可汗亲生的公主,宗室子是肯定不行了。”

  不然昌平郡王府那么多孩子呢,赵然要娶裴清沅,他还有三个弟弟呢,从年纪上来说,他家二郎三郎都成,就算比突厥公主小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

  可议和书上意思表达的很清楚,要嫁的是皇子,而非宗室子。

  他膝下就这么两个儿子,贵妃肚子里那个就算是个男孩儿,那不也还没出生。

  二郎跟姜莞又是那样好的感情,哪怕是把突厥公主娶回去摆在王府里当摆设,只怕他也是不肯的。

  那便就只有——

  晋和帝深吸了口气,抬眼去看赵禹:“大郎,你怎么说。”

  “儿臣全凭父皇做主。”

  赵禹对这些似乎从来都不在意:“但她不能做儿臣的正妃。”

  册立东宫的事情已经提上了章程,今年年前一定有个说法,最多到明年,出了年就要册封。

  他做了太子,难道他的太子妃竟是突厥公主吗?

  岂不是将来大邺的中宫皇后是异族人。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道理都不用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