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五十一章 金銮殿议事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来到了紫禁城,整理衣甲和向守卫交上自己随身兵器这种例行公事的事情自然略去不表。天色已晚,众人跟在孙承宗的身后,急急忙忙的往金銮殿上走去,毕竟诸位大人都在等着他们,去迟了不仅百官们不高兴,皇帝也不会高兴的。不过众人的精神头都是不错,刚刚在刘毅那边吃了一顿下午茶,当然也不能算是下午茶,下午茶哪有这么丰盛的有肉有菜,所以他们倒也不饿,孙承宗当先走在最前面,七十岁的人了,腿脚还是挺利索,不愧是长年带兵的人,年纪大了身子骨还是这么硬朗。大家随着孙承宗迈入了金銮殿。

  金銮殿其实就是太和殿,是永乐年间仿照南京故宫的奉天殿建成,位于整个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从永乐年间开始就一直成为太和殿,后来到了嘉靖皇帝的时候,改名为皇极殿,太和殿的名字不是在明朝获得的,而是到了清朝顺治年间,清兵入关之后,明朝灭亡才没有沿用明朝的名称,改成了太和殿。因为皇极殿是平时早朝或者皇帝和百官平时议事的地方,作用有点像是今天的人民大会堂,所以当初永乐在建造的时候就把它建造的金碧辉煌,后来经过几次火灾,皇极殿被不断地翻修,每次翻修之后都比前一次更加的金碧辉煌,所以在大臣当中和民间皇极殿就有了个俗称,叫做金銮殿,人们平时也都用金銮殿这个名字称呼它。

  此时金銮殿当中,基本上京师的文武百官全都到了,建虏之围已经解除,最起码京师是没有危险了,说白了也就是皇上和百官的身家性命保住了,虽然城内没有大肆庆祝,有的官员却已经在家中喝酒饮宴了,崇祯皇帝自己也是松了一口气。今日的议事是崇祯皇帝亲自召集的,其实韩爌和钱龙锡等人也有同样的意思,即便皇帝今天不组织,恐怕他们也要上书请皇帝组织紧急议事了。其实主要讨论的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京师之围虽然解除,可是勤王军还有不少正在赶来,加上现在城内的各镇勤王军。这些人该怎么安排,不仅仅是勤王军,本来城内的守城正兵不足五万。剩下的几万人是很多大臣富户的家丁,临时征召的青壮,还有衙役杂役等等临时充军的人员,这一批人也不是常备军,现在应当如何安排,是解散,还是保留,如果保留要保留多少,这都是问题,毕竟现在国库空虚,临时供养一下这些兵丁还行,如果长久下去,国库也没钱,而让这些大户捐些小钱可以,如果让他们自己掏钱去供养自己的家丁守城,这恐怕是万万不能的,韩爌对个中原因也是一清二楚。

  再一个就是虽然建虏已经从京师退兵,可是他们并没有从大明退兵,昨晚金兵连夜拔营撤走,也有不少明军的夜不收远远的吊在后面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