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卷 一统山河 两千零八章 神器列装下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以智研制的机炮威力实在是太强大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改进,目前的机炮已经能做到基本不卡壳,可以不间断射击,并且方以智创造性的解决了散热的问题,实际上原理很简单,就是在整个机炮的外围再加装一层外壳,说好听点是外壳,其实就是在外面套了一个铁皮桶,然后在这个铁皮壳子里注水,等于是将枪管泡在了水里,这样实现了用水来冷却枪管的想法,实际上就跟后世的马克沁一样,外面一个注水的套筒,就能保证枪管的温度不上升,如果里面的水被煮沸了,那么就立刻从下面的放水口将热水放掉,再重新注入冷水即可。甚至后世很多战场环境下,因为战事激烈,士兵们没办法搞到冷水,直接对着注水口撒尿,一样能起到冷却枪管的作用。虽然解决了冷却的问题,但是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毕竟机炮本身已经很重了,如果再加上水冷装置,重量会更重,不便于运输,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能先不注水,等到战前再临时加水。

  另外,关于持续射击的问题,方以智也在做设想,目前弹夹装填的方式固然不错,但是一个弹夹只能容纳六十发铳弹,打光了就要更换弹夹,火力连续性只能说马马虎虎,如果想要连续不断射击,就需要加大弹夹的容弹量,可是六十发子弹已经将弹夹给塞满了,竖直排列的话,弹夹已经做的很长了,如果加大容纳量的话,就要做得更长,插进机炮里面随着射击会左右摇晃,影响稳定性,方以智也试过,是不是能用双排弹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弹夹的重量,另一方面也是不方便,所以这个方案被放弃了。不过刘毅倒是给了他一些启示,看看是不是能用弹链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弹链供弹在后世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并且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比如影视剧里面经常表现的场景就是一个机枪阵地分成主副射手还有运输员三个人,一个负责射击,一个负责托举弹链,另一个负责运送弹药,但是很多人没有想过的是,第一,为什么弹链插入枪膛之后可以做横向运动,第二就是为什么副射手要将弹链给托举起来。

  首先,最初设计出来的加特林机枪,之所以使用竖直的弹夹供弹,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拨单杆这种东西,只能依靠弹簧的力量和铳弹自身的重力下坠,然后进入到枪管之中,进行射击。但是到了后世,拨弹杆被发明出来之后,供弹方式就简单了,可以进行水平供弹。供弹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不管是双程供弹还是单程供弹,实际上都是弹链在枪机复进和后座过程中各移动二分之一的节距原理。枪机的顶部有一个带弹簧的滚轮,在受弹器盖也就是机匣盖内拨弹杆的曲线槽中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