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卷 天下归心 一千八百七十章 良好建议下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应星顿了顿道:“上次的粮食战争中我们实行了粮票制度,那么我以为,这一次既然有了人民生产队,农业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在中军都督府管辖范围内对粮食进行统购统销,同时制定我们自己的粮食和货币挂钩标准,我提议,联合徽商总会设立中军都督府粮食储备中心,简称中粮储。”成康挠了挠头,这个概念有些太过超前了,他一时还没有把握其中的窍门,宋应星连忙道:“我们上次不是发行了粮票吗?既然经济战争打赢了,粮票可以不用了,说起来,粮票是跟大明以前的旧式的粮食体系挂钩的,我认为,我们新军要跟他们进行脱钩,徽商总会的银联可以发行一种以青弋军管辖范围地区生产的优质粮食作为背书的纸钞,可以称之为米元,一米元可以和一百斤大米互相兑换,这个价格在大明近百年的粮价中是比较合适的,特别是和近些年相比,肯定是便宜,京师地区粮价是一石二两银子往上,这还是最普通的粮食,若是按照我们生产的粮食的成色,没有三五两不行。”

  宋应星从自己怀中掏出了一张白纸,拿出笔在上面写写画画道:“如果按照京师的粮食价格来核算,那么一石就是至少一两五银子,咱们的米元肯定是低于他的,如果按照一米元一百斤大米的话,咱们一两二银子,孰优孰劣很明显。而且这个价格我们最大的底气和优势在于保持长期稳定,既然实施了,我认为,十年间不宜变动,这样才能对其他地区的粮价产生绝对冲击,同时我们还要有个杀手锏,那就是粮食统一由中粮储专营销售,如同盐业一样,由中军都督府进行垄断。粮食是战略资源,在未来数年间,青弋军一定会有大的军事行动,而且可能是决定性规模的,所以粮食一定要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

  旋即,宋应星在纸上简单画了一个大明全图的轮廓,然后在南洋地区画了几个点,指着这些点道:“军师请看,台湾、吕宋、苏禄岛等地都是未来的产粮大区,我们已经在这里建立了生产建设兵团,每一户移民能分到一百亩以上的良田,这是什么概念,去掉他们的口粮,能用来进行经济活动的粮食会多出来不少,这次我去了台岛,台岛的粮食一年三熟,南洋气候可能比台岛还要适宜,一年三熟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我发现了一个大好事,那就是亩产高,台岛的亩产能达到一年一千斤,也就意味着台岛和南洋的粮食一年一亩的产量折合下来是十个米元,我们可以进行统一收购,收购价可以定在七成,也就是七分米元一百斤,我们按一麻袋一百斤来计算,统一收购五袋粮食,也就是亩产的一半,剩下不论多少皆归农户所有,如果他们还想卖,我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