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8章 被迫献策_我在春秋不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8章被迫献策

  楚王见李然不愿再为他出谋划策,便当即用上了激将法。

  你不愿相助是吧?

  行啊,寡人直接率师碾压!

  而当楚王这言一出,立马所有在场的将领皆立刻是抱拳单膝跪地(奇拜),齐声应和一声过后便准备退下去安排。

  果然,李然闻声急忙起身阻止。

  他深知楚王说得出便做得出,要是他真的起兵去兴师问罪,到头来受苦受难的还是陈国百姓。

  陈国君臣虽是昏庸,可百姓何其无辜。

  即便是为了两国百姓着想,他也不能让楚王兴兵问罪。

  “大王,臣以为攻取陈国,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李然一个作揖,并是躬身言道。

  楚王闻声,顿知李然中计,便又故作姿态的随口问道:

  “哦?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只听李然道:

  “臣以为,陈国目下国君新丧,陈公子留被奉为新君,然则公子招与公子过此二人皆不是易与之辈,大王只需派一使者入陈,痛斥他二人过失,并扬言要向他们讨个说法,此二人定然心生惧念。为不得罪于楚国,二人必起内讧,待其自相残杀,届时陈国朝堂无人,定陷昏乱。”

  “此其一也。”

  “其二,大王可以‘公子胜投奔诉求于楚国’为由,另遣使者去往宋国,请宋国亦派人前来楚国共商此事。”

  “此举即可昭示楚国为中原盟主,乃为诸国断事,绝非别有用心,可堵这天下悠悠众口。待得陈国公子招与公子过内讧既定,大王便可派一上将,奉陈国之嫡嗣太孙吴,再挥师前往陈国以讨不臣。”

  “其三,大王讨伐陈国,大可围而不攻,仅凭陈国之力,面对楚国威武之师,必然束手无策,大王又何须白白浪费了楚国男儿的性命?”

  陈国与楚国的关系,其实也像极了郑国与楚国的关系。

  自从郑庄公去世后,楚武王崛起,楚国的实力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再加上历任楚国国君的艰辛进取,使得楚国逐渐成为了可以争霸天下的大国。

  而陈国,自楚庄王之后,就如同郑国一样,开始时而摇摆于楚国与晋国之间。

  另外,陈国因为地处楚国东北,楚国一时也是鞭长莫及,陈国虽是骑墙游走,但彼时楚国也无暇东顾,因此陈国才得以苟延残喘至今。

  只不过到了楚王熊围这里,如今连都城都给迁到了乾溪来,距离陈国可谓是近在咫尺。因此,既遇得这般良机,那不得给你直接收拾了更待何时?

  这里值得再提一嘴关于此次陈国内乱之事。

  陈国新丧的国君乃是陈哀公,从这个谥号就不难看出这位老板有多衰。

  事实也的确如此

  陈哀公晚年宠爱宠妾所生的公子留,也就是新立的这位国君,并把公子留交给了他弟弟公子招抚养照顾。

  公子招是个聪明人,他一眼就看出陈哀公喜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